肉類加工,滾揉和按摩是很重要的加工工序,無論是制造西式火腿、中式香腸、成型雞塊、烘烤產(chǎn)品,滾揉和按摩的使用越來越廣泛。在實際工作中,有這么幾個概念需要討論和澄清,也請行業(yè)內(nèi)高手指正?
1. 滾揉、按摩,二者有什么區(qū)別?
2. 肉類滾揉按摩的有哪些參數(shù)要控制?
3. 傾斜式滾揉機(按摩機)和水平式機型哪種更好?
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滾揉按摩的作用和原理。西式肉制品的加工中,通過機械力的作用,對肉類進行摔打擠壓,使肉嫩化、并提取肉中的蛋白質(zhì)從而增加粘結性;使肉類能夠快速均勻地吸收腌制液,從而提高持水性、嫩度和出品率。滾揉機在有些產(chǎn)品的加工中起裹糊的作用。
首先需要說明的是,滾揉機和按摩機是沒有區(qū)別的。如果你看所有滾揉機制造廠商的產(chǎn)品說明,二者都是連在一起的,即使有的說自己的是滾揉機、或者是按摩機,如果讓他告訴你二者的區(qū)別,他也解釋不清。因為對于肉類加工而言,二者本身就是一回事兒。(英文多半標示為tumbler - massager, tumbler / massager)
其次,從外形結構上看,無論滾揉機還是按摩機,都有以下特點:
一是水平式結構。這種機型比較老但耐用,裝料量一般不超過滾筒容量的50%。
二是傾斜式結構。這種機型在滾揉、裝料、出料時是傾斜的,一般裝料量高于60%,而且大多用于大型機器、產(chǎn)量較高。還有一種是在裝料和出料時傾斜,但滾揉時是水平的,除了裝料量多,與水平式無異。
三是滾筒里面的導料錕。不管機器制造商怎么介紹,導料錕都是V型結構,傾斜角度有大有小、高度有高有低,以用于加工不同的產(chǎn)品需要。
四是在滾筒內(nèi)增加了攪拌攪龍。這種機型的缺點是清洗困難,優(yōu)點是機械力大。
五是增加了冷卻系統(tǒng)?;蛘咴黾訆A層、或者在導料錕中使用夾層結構,目的都是保持最佳的滾揉溫度。
第三,滾揉/按摩要控制哪些參數(shù)呢?由于加工的肉類主要為牛肉(纖維粗)、豬肉(纖維細且脂肪多)、禽肉(纖維細嫩且塊小)、魚肉蝦肉等,且有帶骨與去骨之分,滾揉后的用途不同,因此加工參數(shù)不一而論,應主要控制以下幾個參數(shù)。
w 一是滾揉時間。這完全取決于產(chǎn)品的加工要求。由于不同肉類的特點、體積大小、后續(xù)加工的工藝要求等,滾揉時間也不同,相對準確地時間設定是根據(jù)肉在滾筒內(nèi)的行程計算出來的。
w 二是溫度。肉類最佳的吸收腌制液的溫度、最佳的蛋白質(zhì)提取溫度、最有效的控制微生物繁殖的溫度是低于4度。如果滾揉機放在常溫車間工作,就要使用帶冷媒的制冷滾揉機,以控制溫度。
w 三是真空度。本人對此沒有什么研究,但是覺得真空度高,蛋白質(zhì)的提取效果必然好,到底95%好呢,還是0.5巴好?不敢妄論。
w 四是間歇時間。為了保證肉類對腌制液的吸收,一般需要設定間歇時間,與滾揉時間配合,但是多長時間適合,也要根據(jù)研發(fā)的實際決定。
最后,關于滾揉機的大小選擇。本人覺得如果加工產(chǎn)品的產(chǎn)量大且品種單一,應該選擇2000升以上的滾揉機;否則選擇2000升以下的滾揉機將更靈活實用。
隨附瑞士Suhner公司的帶制冷功能的700升滾揉機,供參考。
![]()